欢迎光临东方书画网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   
东方书画网
创作心得
返回上页
当前位置:首页>文章中心>创作心得>温亚平《一帆风顺》:泼彩山水的意境之美与市场价值的双向奔赴
温亚平《一帆风顺》:泼彩山水的意境之美与市场价值的双向奔赴

2025年9月20日,香港康乾“2025当代荟萃艺术品拍卖会”的现场,画家温亚平的泼彩山水作品《一帆风顺》以1,000,000元人民币的成交价落槌,超出920,000元的估价,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市场表现与艺术价值写下了生动注脚。这幅创作于2024年、尺寸达200×100cm的巨幅作品,不仅是温亚平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,更是当代泼彩山水在“传统技法创新”与“市场认可度”之间形成共振的典型案例。

泼彩山水中的“一帆风顺”意境
《一帆风顺》的画面,是温亚平对泼彩山水技法的娴熟演绎。他以大胆的色彩铺陈构建山水骨架,红、蓝、青、黑等颜料在宣纸上自然晕染、交融,如云雾漫过山峦,似流霞映透层林,形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山水意象。近景处,几叶扁舟在江面悠然行驶,岸边绿树点缀其间,既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,又与远处泼彩的朦胧山水形成“实”与“虚”的对比;中景的山峦以泼彩为主,色彩的碰撞与渐变勾勒出山体的层次与气韵;远景则淡墨轻染,将画面的空间感无限延伸。“一帆风顺”的寓意,便在这山水的灵动与舟船的悠然中悄然传递——既是对自然气象的描摹,更是对人生顺境的期许。

温亚平的泼彩并非对传统的背离,而是在继承张大千等前辈泼彩技法的基础上,融入了个人对色彩与意境的独特理解。他注重色彩的情绪表达,红色的热烈、蓝色的沉静、黑色的厚重在画面中相互调和,既保留了中国山水“以形写神”的传统内核,又赋予作品当代艺术的视觉张力,让《一帆风顺》成为一件可赏、可品、可感的意境之作。

市场价值中的“水涨船高”逻辑
从拍卖数据看,《一帆风顺》的溢价成交是温亚平艺术市场价值的一次直观体现。近年来,温亚平的泼彩山水作品在拍卖市场中持续走高,此次香港康乾的拍卖结果,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当代山水画领域的市场地位。这一现象背后,是藏家群体对其艺术风格的深度认可——他的泼彩山水既具有传统山水画的文化底蕴,又符合当代藏家对“视觉创新”与“精神共鸣”的双重需求。

《一帆风顺》200×100cm的大尺幅创作,本身就体现了画家的创作功力与艺术自信。在当代艺术市场中,大尺幅、高完成度的精品往往更受藏家青睐,这类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,也具备更强的市场流通性。此次拍卖的专场“2025当代荟萃艺术品”,聚焦于具有成长潜力的当代艺术家,《一帆风顺》能在其中以百万级成交价成交,说明其已进入资深藏家与机构的视野,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向成长路径已然清晰。

当代山水画的创新与坚守
在当代山水画的创作语境中,温亚平的《一帆风顺》提供了一种“创新不丢根,守正亦求变”的创作范式。他以泼彩的形式打破传统山水的笔墨边界,却始终锚定“意境营造”的核心追求;他以市场的认可验证了艺术创新的价值,却从未放弃对传统技法的深耕。这种平衡,让他的作品既能在艺术展览中展现学术价值,又能在拍卖市场中体现经济价值。

《一帆风顺》的成功,是温亚平个人艺术生涯的一个节点,更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缩影。它证明:当一件作品既能以技法创新带来视觉震撼,又能以文化内涵引发精神共鸣,同时还能在市场中获得价值认可时,便真正实现了艺术与市场的双向奔赴。而温亚平通过《一帆风顺》所传递的,不仅是一幅山水的美,更是当代艺术家在传统与当代、艺术与市场之间探索前行的思考与实践。

作品《一帆风顺》雅昌艺术品官网可查成交记录







从广东顺德龙山的书香门第走出,到旅居美国探索艺术新境,再到扎根北京成为当代彩墨画领域的中坚力量,温亚平(又名温平,号龙山人)的艺术之路,始终贯穿着“承传统”与“拓新境”的双重追求。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、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,他不仅延续着家族三代人的文化基因,更以跨文化的视野,在彩墨山水与花鸟创作中开辟出独特的艺术天地。

温亚平的艺术根基,深植于家族厚重的文脉土壤。其祖上温汝适乃清乾隆年间进士,入翰林、官至兵部侍郎,更是嘉庆皇帝的授业恩师,朝堂之上的文墨修养与治学精神,为家族埋下文化种子;叔祖父温其球则是民初广东画坛的标志性人物,作为广东国画研究会创始人之一,他曾与潘景吾、赵浩公等人在广州六榕寺集结,以传统笔墨与新派艺术对话,其山水、花卉造诣精深,兼擅治印,与伍德彝并称“华南双璧”二十余年。生于这样的世家,温亚平自幼便浸润在笔墨书香中,家族先辈对传统艺术的坚守与探索,成为他日后艺术创作的精神底色。

1990年的赴美之旅,为温亚平的艺术注入了跨文化的活力。1992年,他进入加州艺术学院深造,系统学习西方绘画的色彩与构图理念,却未丢弃中国传统笔墨的精髓。在美期间,他频繁参与国际艺术家联展,1992年于纽约举办的二人展中,其花卉作品以“中西融合”的独特风格惊艳观众,被纽约艺术馆收藏,成为他跨文化艺术表达的首次重要认可。1995年,他凭借日益成熟的艺术造诣,同时入选《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》与《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大典》,标志着其艺术实力在中外业界均获得高度肯定。这段海外经历,让他学会用全球化的视野审视传统,为后续的彩墨创作埋下“融贯中西”的伏笔。

2007年回归北京后,温亚平的艺术创作进入爆发期,作品既饱含传统笔墨的韵味,又兼具当代艺术的视觉张力。他先后在国内及家乡举办二十余场个展、联展与巡展,每一次展出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,作品因“有文脉、有新意、有温度”深受藏家追捧。其创作题材丰富多元:彩墨画《熊猫》憨态可掬,尽显东方萌趣;《张家界》以浓淡墨色勾勒奇峰秀水,还原山水本色;《美国风光》则将西方写实与东方写意结合,让异国景致晕染中式意境。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表达,更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——多幅作品入选亚运会拍卖,《山水》被亚运会全国中国画展览收藏,《美国风光》更斩获201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画优秀奖,让中外观众透过笔墨读懂文化交融之美。

更值得称道的是,温亚平的作品多次被国家级机构收藏,成为当代艺术价值的重要标杆:国画《半岭泉争流,奇石如渴马》与《西樵山风光》分别入藏人民大会堂、中南海,彰显其作品的文化分量;十米长幅彩墨《春夏秋冬“九十只熊猫”》,以宏大的篇幅与细腻的笔触,描绘熊猫在四季中的灵动姿态,应邀于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,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,成为他艺术生涯中“以艺载情”的代表作。

如今,身为亚洲艺术学会会员、亚洲艺术学院特聘画家的温亚平,仍在艺术之路上不断前行。他既以“龙山人”的身份坚守家族文脉,传承传统笔墨的精髓;又以开放的姿态吸纳中外艺术养分,让彩墨画在当代语境下焕发新活力。从世家子弟到跨文化艺术行者,温亚平用笔墨书写的,不仅是个人的艺术历程,更是当代中国艺术家在传统与创新、本土与国际之间探索前行的生动缩影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网站首页  |  艺术动态  |    书画鉴赏  |    书画名家  |    书画评论  |    名家访谈  |    创作心得  |    视频之窗  |   
Copyright © 2005-2020 东方书画家 (www.dfshj.cn) All Rights Reserved
本网站所涉及的图片均来自东方书画家  最终解释权归东方书画家所有
网站ICP国家统一备案号: 京ICP备2020036326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