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东方书画网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   
东方书画网
创作心得
返回上页
当前位置:首页>文章中心>创作心得>画家吕俊成:笔墨丹青五十载筑梦艺术人生
画家吕俊成:笔墨丹青五十载筑梦艺术人生

画室晨光中,吕俊成手提毛笔,目光专注。宣纸上的山水渐次铺开,既是传统国画的延续,也是一位艺术家五十载孜孜不倦的成长印记。



吕俊成
中国当代国画协会主席
画海洋燕鱼第一人
徽派花鸟画开创者
从皖北平原到清华园,这位从小酷爱国画的艺术家,用四十余年的坚守与求索,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成长道路。如今,他已身兼中国当代国画协会秘书长兼副主席、中国国画院副院长、国家一级美术师等多重职务,成为中国画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



艺术根基与学院淬炼
吕俊成对国画的酷爱,源于童年时代。在皖北那片浸润着楚汉文化的土地上,民间艺术的质朴与自然山水的灵秀,成为了他最早的艺术启蒙。
幼年的他,便被中国传统笔墨的魅力深深吸引,一支毛笔,一方石砚,勾勒出他最初的艺术梦想。
1975年,吕俊成进入阜阳师范学院艺术系,开始了系统性的专业学习。在学院的严格训练下,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。尤为幸运的是,他得到了著名画家刘继潮先生的悉心指导。



刘继潮先生在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面造诣深厚,其教学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,对吕俊成艺术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在阜阳求学的岁月,是吕俊成艺术生涯的关键奠基期。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国画的技法精髓,更逐渐明晰了自己的艺术方向。大学期间,他潜心学习,博采众长,为日后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
博采众长与北上深造
艺术之路,学无止境。在追随刘继潮先生学习的同时,吕俊成亦有机会求教于张立辰、关山月等画坛巨擘。
张立辰先生的大写意花鸟气势磅礴、笔墨淋漓,关山月先生山水画的雄浑壮阔与时代气息,都极大地开阔了吕俊成的艺术视野。他从各位名师身上汲取不同的艺术养分,领悟到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的真谛,开始在传统框架中探寻个性化的表达语言。
2008年,吕俊成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——前往北京,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深造。在清华美院这个汇聚全国顶尖艺术资源的高等学府,他接触到最前沿的艺术思潮,与来自各地的优秀同行交流切磋,进一步提升了理论素养和创作格局。

这段经历,促使他的艺术创作走向成熟与升华,作品在保留传统意蕴的同时,更增添了现代构成的思考与时代感。



艺术成就与现任职务
经过数十年的艺术积累与探索,吕俊成在国画创作、研究与教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。他的作品题材广泛,山水、花鸟皆能,笔墨沉稳而灵动,色彩清雅而丰富,逐渐形成了质朴中见隽永、严谨中透洒脱的个人风格。
作为当代国画界的领军人物之一,吕俊成目前担任多个重要职务:
 中国当代国画协会主席
画海洋燕鱼第一人
徽派花鸟画开创者
这些职务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成就的认可,也体现了他在推动中国画当代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。



艺术理念与当代贡献
吕俊成的艺术理念兼具传统底蕴与当代视野。他深刻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:“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,承载着创者的灵魂与情感。从敦煌壁画的千年风华,到宋元山水的笔墨神韵,艺术始终是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表达。”
他认为,当代艺术家应当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,让国画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。
在与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的交流中,吕俊成强调:“国画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,在当代社会,我们更应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,比如与数字技术结合,开发沉浸式艺术体验项目,让国画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,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关注与喜爱。”
这一理念体现了吕俊成作为当代艺术家的前瞻性思考。他不仅专注于个人创作,还积极参与推动整个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工作。作为中国徽派艺术研究院院长,他致力于挖掘和弘扬传统地域文化精华,为当代艺术发展注入历史深度和文化厚度。



跨界对话与文化传播
吕俊成的艺术视野并不局限于画室之内,而是积极参与跨界交流与文化传播。在《同心筑梦・艺颂华章》展览期间,他与世界花样滑冰奥运冠军张丹、中国当代油画协会主席梁静等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展开深入对话。
在一幅以漓江山水为题材的泼墨写意画前,吕俊成为张丹讲解了国画“计白当黑”的精妙之处:“画家以浓墨重彩勾勒山峦,却用留白与淡墨表现江水,这种鲜明的对比,旨在展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磅礴力量,传递出对生命的赞美与敬畏。”
这种跨界交流不仅促进了不同领域间的理解与融合,也扩大了国画艺术的社会影响力。吕俊成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深奥的艺术原理,使更多人能够理解和欣赏传统国画的魅力。
在与荣宝斋画院的交流中,吕俊成还就传统书画装裱技艺的数字化保护、当代水墨艺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这些工作体现了他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广泛参与和贡献。
他的艺术生涯印证了:对传统的敬畏与对创新的渴望,可以在一支毛笔下水乳交融。

在吕俊成看来,中国画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法的传承,更在于它与时俱进的能力。未来,他将继续探索国画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,让千年古画在新时代焕发全新活力。


网站首页  |  艺术动态  |    书画鉴赏  |    书画名家  |    书画评论  |    名家访谈  |    创作心得  |    视频之窗  |   
Copyright © 2005-2020 东方书画家 (www.dfshj.cn) All Rights Reserved
本网站所涉及的图片均来自东方书画家  最终解释权归东方书画家所有
网站ICP国家统一备案号: 京ICP备2020036326号-5